疫情告終後,搭機出遊已經恢復成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了,大家今年都有安排出國計畫嗎?
如果有的話,大家不妨可以注意一下,無論是穿過空橋來到機艙內,或是搭乘機場接駁車來到外機坪登機,為什麼乘客都是要從飛機的『左側』進入,你有想過這個問題嗎?
現行的民航噴射客機根據機型,會有數量不一的機艙門,並且左右兩邊都有,但是一般旅客在乘坐飛機時,都是在地勤人員的引導下,由左側登機,難道是因為右邊的門只是裝飾不能使用嗎?如果大家可以分散從兩側的門進入,難道不會比較快嗎?
甚至有時候如果是乘坐較大型的飛機,也會開兩個以上的機門讓乘客上下機,但最終大家都還是從左邊進出飛機!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
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有趣的冷知識吧~
一、早期航海作業習慣
由於早期在飛機被發明前,船隻是主要的大型交通工具,而大多數的轉向槳都是安裝在船隻右側,為了避免停泊港口時,轉向槳會與碼頭發生擦撞意外,所以航海員大部分都會選擇將船隻靠左停泊,而這樣子的習慣也沿用至今的航空業,算是一種歷史演進下來的結果唷!
冷知識小補充:現代的航空業其實受到早期航海時代的影響很深,像是飛機空速單位所使用的『knots海哩』以及決定航向的『方位角』,也都是承襲自航海時代的傳統喔!
二、以左為尊的習慣
在航空界中,Captain(正機師)的職位比F/O(副機師)大,Captain的駕駛座也是安排在左邊,而F/O則在右邊。後艙空服員的Duty安排也是如此喔!坐在左邊組員位置的、會比坐在右邊組員座位的空服員還要資深!
另外,雖然飛機左右兩側都有機門,不過左邊通常是Entry Side,右邊則是Service Side。
如果有更細心的同學們可能也會發現,除了機組人員的工作安排外,連乘客的座位也是如此呢!最靠近左側機門的座位是排序A,接著是B、C……直到最右側的機門會是最後一排。航空業這個以左為尊的冷知識是不是很有趣呢?
(駕駛艙座位圖:左邊是正駕駛、右邊則是副駕駛)
在航空界中,Captain(正機師)的職位比F/O(副機師)大,Captain的駕駛座也是安排在左邊,而F/O則在右邊。後艙空服員的Duty安排也是如此喔!坐在左邊組員位置的、會比坐在右邊組員座位的空服員還要資深!
另外,雖然飛機左右兩側都有機門,不過左邊通常是Entry Side,右邊則是Service Side。
如果有更細心的同學們可能也會發現,除了機組人員的工作安排外,連乘客的座位也是如此呢!最靠近左側機門的座位是排序A,接著是B、C……直到最右側的機門會是最後一排。航空業這個以左為尊的冷知識是不是很有趣呢?
三、利於飛行員判斷情況
一般客機除了載客之外,大家也都會有托運行李,為了要方便上下乘客、以及裝卸貨物,飛行員會將飛機降落在靠近客運大樓的地方,結合前兩個原因,正機師的駕駛座位於左手邊,所以採用機身左邊向大樓停靠,也利於讓駕駛的飛行員能更清楚地判斷目標物(客運大樓)的距離。另外、當飛機停妥之後,乘客們也不用再刻意繞到右邊上下飛機了,可由較靠近的左邊出口進出也會比較快速方便!
(接空橋)
(外機坪)
如果各位準機師們眼尖的,就會發現當我們大家從左側出口登機、下機時,其餘的地勤人員會從飛機右側裝載行李貨物,餐勤人員同時也會補充廚房餐點、用品等等。兩邊同時作業不僅能提升效率,也能保持登機的順暢度。
(裝卸行李、貨物)
下次有機會搭機出遊時,各位不妨再多多觀察一下;也可以向同行的親朋好友炫耀一下這個好玩的航空冷知識吧!
HOT!培訓考試必讀!讀完以下三大主題 ,報考培訓機師沒問題!